llylee

我的悼文在这里——2015,又一个转折点的开始

  

写悼文的本来目的,在于提醒自己,珍惜每一天,就是Lenka的Live Like You're Dying所唱的一样,像你即将死去一样活着,永远不要停止尝试……

  可是从我打算写悼文至今,到现在开始写,其实,才发现,有些东西恐怕是得亲身经历才会真切地做到——珍惜你的每一天,若不是将死之人,怎么能够真正做到呢,不,或许将死之人也有等死的呢。可是有些东西必须得坚持吧,我希望,从2015年起,把每年所经历的,写到我的悼文里面去。

   

最大的感慨莫过于高考的结束。承载着我的挣扎与幻想的高考,终于在这一年结束。回想这三年,没有轰轰烈烈的早恋,没有埋头苦读的决心,也没有恋恋不忘的班集体。我都做了些什么?觉得自己一无所获,但却也并不满意这个结论。

我得到了什么?在高一的时候得到过一个团结的班集体,参加了广播站,参加了校团委,也因此结识了很多人,却并未有过相知的朋友,不过点头之交。总之,高中时期的人际关系可能是我最糟糕的。这或许也跟我这种在见面时热络,不见面就完全想不起你是谁的性格有关(喜欢或是感兴趣的人除外)。高二,高三时的种种也就不再多说。因为我在手写版日记里已经写的无话可说了。在高三的时候可以说性格有了很大的转变。身上的刺多了很多,总是不经意间就不知道扎到了谁,对此也有过懊恼,然后我告诉自己过完高考就好了。事实也确实如此。大学这一学期,我收敛了很多,也并非刻意收敛,只是少了高考时紧绷的神经,自然面对什么事情都轻松很多了。


与在电视上看到的父母关系不同,我的大部分生活,父母都少有插手,养成了我姐这种孤僻乖张的性格,也养成了我这种矛盾纠结的个性。当然我个人觉得我在父母面前大多数时候都是温顺的,说要我干甚么也不会违逆,当然,他们基本上对我也没有什么要求。像那种干涉高考志愿,一定要孩子从事某某职业的父母,一般在我有生之年都不可能看见,但其实我也羡慕他们能有这样的父母。

在我的理解中,父母对子女的爱基本上都是在这种约束之上建立的,起码,中国的父母是这样,也只有在他们管你的时候,这种父母之爱才能够体现出来。而我的父母,那真是比美国教育还美国教育,不,我更感觉那就是在放羊,我时常对姐姐说,以老爸老妈这样教育孩子的方法,能没让我成为一个小太妹或者问题少女,他们真得感谢天感谢地。他们从来不问我成绩,高考成绩单他们都无暇看两眼,也并不是忙,只是从来没问过,我报的志愿单,我爸说随便,我妈看了两眼就去忙了,结果出来知道我被现在的大学录取了,我老妈才反应过来。高三那段黑暗期我是真的恨过他们,在我最需要安慰和鼓励的时候,我还必须得打电话过去,他们才会主动问起,然后在我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就匆匆挂掉了电话。他们关心过我吗?我甚至会这样问。


考完之后也就释然了。父母是无法让自己选择的,能选择的只有自己的心态。暑期的时候,虽然还是受不了母亲的暴脾气,但也尽量在她高兴的时候跟她沟通,谈谈自己的想法。很高兴,在这个春节,与母亲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。

反倒是父亲,往常觉得最好的是父亲,因为母亲骂我时他护着,也从来不曾动手打过我骂过我,不抽烟不喝酒,除了买马,也就没什么可挑剔的。可是也正是因为他的无所为才更让我寒心。但是不管怎样没事发生就已经是好消息了。一家人和睦安稳,就已经足够,再不该有他求。



大一,就这样一个学期,我也收获了很多。当然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是很可怕的,但是我还是觉得,我的同班同学真的是比高中的要可爱多了==。或许是换了一种心态和一种待人方式吧。

只是对自己在这种无约束情况下的自制力崩坏感到无能为力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快过年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懒惰是一种病,病入膏肓已经无药可医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

我就这样静静地等死吧。

评论